加拿大保守党领袖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周二公布执政计划,承诺大幅减税、缩小政府规模,并兑现其政治承诺,包括削减对外援助、裁撤外部顾问、撤资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等。然而,这一系列措施将导致联邦财政在未来四年出现140亿加元的赤字缺口,其中在2025-2026财政年度出现314亿加元赤字。 ![]() ![]() 图源:youtube@cpac 该政纲通过官网发布,并在博励治接受记者提问前上线。 政纲中还新增一项承诺:“未经全民公投,不得引入任何新增或提高的联邦税种。” 根据政纲预测,未来四年赤字规模将依次为:
政纲将清洁电力法规和对工业与居民征收的碳税等政策取消所带来的财政收入,计入“确定性”收入来源。 博励治承诺“砍赤字70%”:靠削减政府开支和释放经济增长 博励治称,他的计划将通过削减“官僚机构、顾问支出、对独裁者与恐怖分子的外援”来削减70%的“自由党赤字”,同时停止拨款给各种特殊利益团体。他表示,这将“释放5,000亿加元额外经济增长”,尤其通过加快住房建设与资源开发实现。 政纲名为《改变》(Change),其中提出:
此外,保守党也承诺:
![]() 图源:conservative.ca “最后一个出牌”:发布时机或错失宣传机会 保守党是最后一个公布竞选政纲的主要政党。该政纲发布时间恰在复活节长周末后的选举提前投票日结束后,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一策略可能错失了利用节日期间家庭聚会“扩大影响力”的宣传机会。 加拿大选举局(Elections Canada)表示,今年的提前投票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相比之下,自由党领袖马克·卡尼(Mark Carney)的政纲重点放在应对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上,而博励治的政纲则继续聚焦在缓解生活成本、减税和财政紧缩等民生议题上。 保守党领袖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表示:“我们接手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自由党赤字。”他援引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称,2025-2026财政年度的赤字基线为 468亿加元,这是各政党在竞选期间所依据的起点数字。 博励治表示,他计划将反制关税所得用于支持其承诺的大规模减税计划,并减轻企业和劳工因特朗普发起的美加关税战所承受的压力。 “我承诺的,是通过减税和针对受影响产业的定向援助,把这笔钱重新分配给加拿大人。” 他重申,保守党曾承诺设立 30亿加元贷款计划,帮助企业度过贸易战带来的冲击。 不过,博励治政纲中一些在保守派支持者中颇受欢迎的举措,对联邦财政收入提升的作用却十分有限。 例如,取消被他称为“自由党的夺枪行动”的突击式武器回购计划,据保守党估算,仅可节省 5.41亿加元,而国会预算办公室(PBO)此前估算该项目总成本为 7.56亿加元。 此外,保守党估算,取消自由党提出的扩大资本利得纳税范围的政策,在四年内将节省 126亿加元,而PBO此前估算五年可带来 170亿加元税收。 财长回击:保守党政纲“短视”,自由党选择投资未来 自由党财政部长尚鹏菲利普·弗朗索瓦(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批评保守党的政纲为“一份短视文件”,并为自由党上周六发布的政纲辩护。 自由党的计划包括 1290亿加元新支出,以及 280亿加元尚未详细说明的削减计划。 他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你会看到,世界变了,但博励治没有变。保守党的基因是削减,NDP的基因是加税,而我们选择的是投资——真正能改善加拿大人生活的投资。” 博励治:如果继续让自由党执政,加拿大人将失去希望 博励治则借用今年1月由枢密院办公室(Privy Council Office)发布的一份政府内部报告发出警告。报告提出一种可能的情景,指加拿大社会流动性持续下降,并可能在2040年前带来严重挑战。 报告指出:“目前,大多数加拿大人仍相信机会平等,但这一信念可能会改变。人们可能会对‘加拿大项目’失去信心。”报告强调:“人们的信念与现实同样重要。” 博励治借此警告称,若自由党继续连任第四届政府,加拿大人可能会面对一个信念崩塌的未来。 选情日益紧绷,自由党领先优势缩小 ![]() ![]() 随着加拿大联邦大选进入最后一周,一项最新民调显示,组建下届政府的竞争已空前激烈。 由 Ipsos 为《环球新闻》(Global News)独家进行的最新民调显示,自上周电视辩论后,自由党仍保持领先,但领先优势已缩小至仅3个百分点,保守党则在最后冲刺阶段持续获得动能。 根据调查,若今日投票,41%的受访者表示会支持自由党,较上周下降1个百分点,38%支持保守党,较上周上升2个百分点。 其他政党支持率分别为:新民主党(NDP):12%(上升1个百分点),魁人政团(Bloc Québécois)全国5%,魁省25%(下降1个百分点),绿党(Green Party):2%,加拿大人民党(PPC):2%。 自由党与保守党的差距已缩小至民调误差范围3.8%以内,为本次选战开启以来的最小差距。 尽管有超过半数受访者希望选出多数政府,Ipsos指出,选情日益紧绷,将降低多数政府出现的可能性。 相关新闻![]()
|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滑铁卢华人网
GMT-4, 2025-4-24 04: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