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0|回复: 0

新疆耄耋老人:72载用剪纸描绘新疆故事

[复制链接]

8699

主题

373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62
金钱
16880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8-7-30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Dennis Xu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7 i3 {3 x" a1 g0 v" o8 N: x

2 R2 x) W" {% F' F, b: I& X7 X

  文:耿丹丹 肖颖

  “剪纸对于我而言,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新疆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光明社区,80岁的郝宪义老人日前在他的工作室内接受采访时,还在忙着做剪纸。

  72载钟情剪纸

  “我每天在家必做的事情就是剪纸。”郝宪义老人说,就算逢年过节子女在家时,他也会忍不住呆在自己的房间“剪两下”。

  郝宪义老人告诉记者,幼年时,他的奶奶是出名的剪纸“高手”,奶奶剪的人物、花鸟、树木等剪纸图案都让郝宪义爱不释手。

  “即使现在,我也记得奶奶教我剪的第一个作品。”郝宪义老人告诉记者,剪纸图案是猴子吃桃。“当时觉得剪纸太有趣了。”8岁时,郝宪义跟着奶奶学起了剪纸,这一结缘,就是70余年。

  退休后,郝宪义老人有了更多时间剪纸,从那时起,老人开始在剪纸世界“废寝忘食”,家里到处是剪纸和绘画底稿。老人笑言,有时候老伴怕他剪纸太累,会硬拉着他出去走走。

  一把剪刀“讲”新疆故事

  走进郝宪义老人的工作室,墙壁、门窗上到处张贴着他的剪纸作品。描绘长征故事、讲述民族团结、反映和谐新疆,一个个新疆故事跃然纸上。“我更喜欢在剪纸的过程中创作,让作品与时俱进。”

  今年7月初,郝宪义老人创作了一幅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剪纸作品,前后花了数月时间。记者看到,作品中航天飞机、地铁、高铁等元素,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几名身着各民族盛装的民众敲锣打鼓,凸显出和谐安宁。“一幅作品剪出来可能只需要几天,但是构思需要数月的时间。”

  2013年,郝宪义老人被评为昌吉回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今,郝宪义老人的作品已逾万幅,《各族人民喜迎奥运》《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56个民族庆建党》等多幅剪纸作品在国内外剪纸大赛中获奖,仅获奖证书就有50余个。

  剪纸艺术传承不间断

  “我要把剪纸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热爱剪纸的人,把剪纸艺术发扬光大。”郝宪义老人说道。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郝宪义老人用行动践行着“传承”。他先后举办了免费剪纸培训班,深入社区、学校、养老院讲授剪纸技巧。如今,他还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郝宪义老人说,他培养的剪纸爱好者约有三四百人,最小的4岁,最大的有80多岁,有的学员跟他学习了7年之久。

  在郝宪义老人眼中,最让他自豪的徒弟就是外孙女和老伴。郝宪义老人告诉记者,他的外孙女如今在德国,也是一名剪纸大师。在他的影响下,外孙女4岁起就能按照自己的绘图剪纸。“4岁时她就剪了一幅《喜迎丙子年》,我特别骄傲。”

  郝宪义的老伴李金花现在也成了剪纸艺术家。“我剪纸也有十几年了,刚开始为了给他帮忙,慢慢也就喜欢上了。”李金花老人在说话间隙,一个剪纸蝴蝶便跃然纸上。

  如今,郝宪义老人和老伴合作的作品越来越多,“我负责画,她负责剪,我老伴现在也拿了几个证书了。”话语间,老人满是自豪。

  现在,剪纸已经成为郝宪义老人的习惯,他说,这些年,他还保留了3000余幅的剪纸创作底图。“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精髓保留下来。”


/ j1 w" E( r% Q0 z! W
  S! Y* G- S! {8 [) O" X- [0 J. k
- @! D2 M6 m8 y5 ]$ i

# v4 N! `6 Q# C) ^: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滑铁卢华人网

GMT-4, 2024-6-28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