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16887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7 s5 m% N9 {# W- c! J, n) V' C: }7 {, g/ K. V- |! Y: r
1 r1 h4 j# R% a( c# u* D
核心提示:当时,古方要在两国公报写上“古巴感谢中国无私援助”的字句,但周总理不同意,坚持认为各国间的援助都是相互的、互利的。格瓦拉说:“最后,周恩来胜利了。”+ K) C% o$ {* G! @1 T, Z
本文摘自:环球网,作者:赵晖 朱婉君 缪培源,原题:《切·格瓦拉的中国往事:曾与周恩来“争论”》
1 N' b( [) H1 e今年10月9日是切·格瓦拉牺牲50周年纪念日。
: n& D5 M4 I" {' ~5 e, M作为拉美著名的革命家,切·格瓦拉与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一起推翻了古巴的独裁政权,并先后在非洲和南美洲进行游击战争。6 {* P" f! r" }- s* `: \2 a
他对中国人民、中国革命和中国领导人一向怀有诚挚的敬意和深厚的感情,曾于1960年11月和1965年2月两度访华,留下一些动人故事。2 `' o- W6 X& u7 J1 o3 W1 ^
【“来自中国的‘粮食’”】* n8 I5 ?) D% q, r: t
1959年4月,哈瓦那沉浸在革命胜利之初的欢欣鼓舞之中,新华社记者、后成为新华社副社长的庞炳庵与同事孔迈踏上了古巴的土地。五天后,格瓦拉就约他们见了面。两个多小时采访中,格瓦拉详细介绍古巴革命胜利的过程、经验和问题。
, r7 R; o; B; ^, `临别时,格瓦拉歪过头去,从书架上取出一本毛泽东论游击战的油印小册子。“我是毛泽东的学生。”他说着,把小册子送给中国记者,并强调“这可是在古巴游击战争时期在前线印的”,是“来自中国的‘粮食’”。# w( Q4 L# ^; f3 @& Q Y) P
庞炳庵说,之后几次搬家过程中,这本小册子不慎丢失。“当时太年轻,都没想到要找他签名,结果又怎么都找不到了,真是可惜。每每忆及此事,都情不自禁地狠拍一下大腿。”2 V* I* b, [6 B! W0 c# N% `. V) D
庞炳庵回忆,格瓦拉曾在多个场合表达自己对毛泽东的崇拜之情。他喜欢读毛主席的著作,还根据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加上对古巴革命游击战争的回顾与总结,编写了《游击战》及其续篇《游击战:一种手段》等两本著作。
6 M. u0 g% I7 x/ c& i. B9 E对此,中国前驻委内瑞拉大使黄志良也深有感触。1963年,黄志良陪同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古巴,受人之托,想向格瓦拉要一本有他签名的《游击战》留念,没想到格瓦拉婉言拒绝了这一请求。
& v$ R' c4 F. i' x2 a" m& i% ^& U“毛泽东主席是游击战大师,我只是个小学生,”格瓦拉打趣道,“我怎么好意思把小学生的习作拿给中国同志看呢?”! t! e9 }1 N% D6 o& }
黄志良回忆,当时格瓦拉还引用了一句西班牙谚语:“这岂不是向养蜂人兜售蜜糖么?”这句话正对应中国人常说的“班门弄斧”。
{8 N/ P' b7 v) I黄志良说,正是这种谦和的态度,增添了自己对格瓦拉的尊敬。
0 x) j5 g" Z( R【“我算是忤逆不孝吧”】8 h3 f- o! }% t% d
' B6 D) b0 ]) b, t7 l0 `
$ N3 O7 l/ [+ t& x9 h+ ]4 z) x
; ]" T4 W" v' p5 E( a8 N* N6 M8 d
1 g, X5 q' a3 L6 \1 w1 @9 s
* V* c8 t! ], q6 h
6 v' O7 t. q, m) E( l% d3 A
+ Q2 r' P# L- j# u6 M*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