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16882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阿牛 于 2016-5-29 22:14 编辑
0 ?; V/ c: [9 \0 S5 P2 a3 A, E: {) B+ ] q$ q+ L
! s; }' k) C4 K8 H- S1 J
( w) p+ v+ Y9 _- b( d, n 孩子交友的问题,一直是爸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问得多的,比如,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孩子们在交往中发生争抢,怎么处理?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被问及的频率比较高,那就是,怎样让孩子成为更受欢迎的人。
5 ^# Q' a! ~6 P+ B' F- m 如,一位妈妈问:( A3 c1 i4 U7 p9 s6 a' D3 O& P7 [
罗静老师,您好!我有个女儿3岁半了。最近她在跟一个好朋友一起玩时,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
7 Z7 S8 f1 d" H+ l7 C# Y0 D7 P 两人正玩得很好的时候,那个女孩突然发现另一个认识的小朋友,就会对我女儿说,我不跟你玩了,你到别处去玩。然后,我女儿落单了,很难过的表情。
5 m& i6 k) y3 J6 L2 B 女儿问我:“她为什么不跟我玩了?”我说:“她跟你玩的,等下还会跟你玩。”显然这样的回答帮不了她,她还是站着不动,很难受。这种事发生很多次了。遇到这种事,我应该怎么做呢?我又如何让孩子成为更受同伴欢迎的人呢?8 p" G+ R5 l% D2 p4 O) u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碰到了被同伴拒绝的人际交往问题,然而妈妈的回答却在回避问题,并未给出恰当引导。对此,我的建议是:
G1 r& s0 y' {) ?6 F 1. 给予孩子共情。如,问“宝贝,好朋友跟别人玩不跟你玩,你有些伤心是不是?”及时关注和回应她的情绪。因为小伙伴不跟自己玩了,孩子很可能会因此怀疑自己,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不被喜欢的,不被接纳的。于是,父母的接纳就尤其显得重要。
7 h) V, d/ J* d7 E 2.维护孩子的自我。当孩子向大人就遇到的人际问题进行询问时,其实是求助的信号。这时大人可以给孩子客观的解释,比如告诉孩子:她现在选择跟别人玩了,那是她自己的事,并不是你的错。如此帮孩子区分出人际中“你”和“他人”之间必要的界限,维护“我”的完整。# `% ?' p/ w$ @. E5 g2 {) w
3.要给孩子一个解决问题的建议,教给孩子一些互动技巧:“宝贝,下次你可以主动问问他们愿不愿意三个人一起玩,比如你可以提议你们一起去做一个新游戏。如果他们不愿意,你可以再找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啊。”再或者,进一步引导孩子:“接下来,你觉得/你想怎么办呢?”
! q4 F+ [1 U% N0 \& m+ g0 ]6 Y 至于让孩子成为更受同伴欢迎的人,有更好的人缘,结交更多的朋友,爸妈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还需要教会孩子一些社会化的技巧,如:
$ [! J+ ^; U( F 1.展示给孩子看,如何正常地与人打招呼、交往! x7 d& K5 b L$ N. [
就是自然而然展示给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是怎样的。不要强迫孩子主动打招呼,这会给孩子带去压力。要知道,不是你说什么,孩子就会做,而是你做了,孩子就能学会如何做。+ i1 {# i3 \8 x3 f" ~4 b7 b7 _" m
另外,记得当着外人的面,不要随意给自己孩子贴标签,比如“我家孩子太内向啦,不爱说话”这样的话。这些话,不仅损伤孩子的自信,而且很轻易会熄灭掉一个孩子开口、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欲望。
% x0 n9 s0 T" G/ E 2.尊重孩子的选择和个性特点
1 b2 J; W+ @% V S: N/ z 有的孩子只喜欢和一两个固定同伴一起玩,于是父母们常常问我:“罗老师,孩子只和固定的孩子玩,会有影响吗?”其实,“朋友”数量的多少并没有那么高的参照价值。父母该关注的不是孩子的朋友多少,而是与朋友相处时候的质量。
, h$ C0 |2 B* R' s; T% t) h* h/ }( ]; u 也有的孩子不爱大声嚷嚷,在人群中显得安静了些。于是父母眼羡那些在一群孩子里头大嗓子的孩子,认为看起来更开朗。但事实上大嗓门并不意味着说服力。所以,我们仍然应该以关注孩子同伴交往中友谊维系的时间、协作关系等为主。
* @# Q/ ^6 k, _5 l. h$ ? 3.多进行家庭游戏,教会孩子说“需要我帮你吗”、“你能帮助我吗”、“让我们一起吧”
9 N& H# S2 ]- O6 H 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游戏基础上的。游戏可以教会孩子各种应对外界的常识,以及规则。所以,平时最好能有固定的家庭亲子游戏时间,通过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帮孩子学会分享、合作的技巧。6 l% p, g+ g7 o, L0 t# z8 P
“需要我帮你吗”显示的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承担的态度;“你能帮助我吗”不是示弱,而是一种懂得求助的能力;“让我们一起吧”,可以用在分享的时候,也可以用来提议某次协作。另外,初次介入一个陌生群体时,需要教会孩子询问:“我可以跟你们一起玩吗。”同时,告诉孩子,被拒绝是正常的,我们可以找别人玩,或者稍后再试试。) m! k& B* m) o9 m: D( O
4.带孩子接触更多小朋友
6 r% ^: v7 {. Z2 }$ y7 @5 K5 t/ V' s* e' O! |
不少父母过度保护孩子,或者由于个人性格原因,不太带孩子去“凑热闹”。实际上,多带孩子去公园、广场等有较多小朋友的地方玩儿,对孩子来说,都是很宝贵的社交演练。0 p% [/ ` \* _3 M
也可多带孩子去找同事或亲友家的比较大的孩子玩,带一带。大孩子一般已经习得了基本的社交技巧,小孩子通过模仿学得更快。; v9 |2 P% T$ @ u
平时的亲子阅读、亲子互动过程中,也可以不经意(至少装的不经意一点)给孩子讲讲怎么交朋友,或者给他看看这方面的绘本。" q! D1 Z2 b' q4 M4 a. z
除了教孩子社交技巧,随时反思家庭教养方式也很重要。若父母观察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不能够合群,因为过于边缘化或者太有攻击性而被人拒绝,那么一定和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有关系。——被溺爱的孩子不能考虑他人,或者容易有依赖性;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要么富有侵略性、企图通过攻击引起他人注意,要么自我价值感、存在感很弱,表现的怯懦、消极。
( S- h" t0 l2 r" Z# u# W7 T$ O 最后,还要提醒爸妈们:足够的安全感、良好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社会化的过程更顺畅,因为父母恰当的爱与回应,会内化为孩子对自我价值的确定、对自己的认可和喜欢。真正喜欢、尊重自己的人,才能懂得善待他人。
& c$ A1 j# O9 G, m: W& J( m( z/ t
9 I4 Z, B+ D$ Z* ?* z
: ?( o; `+ {" |3 U/ L! Z6 z. T( t9 B# b: ?7 E6 k; t- [/ A"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