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意abc 于 2018-4-23 09:10 编辑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费劲巴拉给父母带的礼物,他们不会说很喜欢,谢谢我女儿(儿子),而是会说:“浪费这钱干嘛?我又不缺这个。”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境遇,情绪失控,跟父母大发脾气,从嘴里吐出的话都是责怪,字字句句像刀子一样往外扎。发泄完,又追悔莫及,觉得自己怎么能样对待爸爸妈妈。为什么我们对待朋友、同学、同事,甚至是不认识的陌生人都能保持和气有礼,对待家人却总不能说“人话”,总在用言语互相伤害。我在看《妈妈是超人》第三季的时候,就会一直想这个问题。这一季有四组家庭,贾静雯家、霍思燕家、黄圣依家,以及总让我想起被父母支配恐惧的邓莎家,哈,在国外如何用电脑访问《妈妈是超人》,只需快帆,一键解决出国朋友视听版权地域受限困扰的加速器,其新版PC端支持应用加速回国,酷狗爱奇艺等客户端也不是网页版了~每次更新,都有更好的体验。 演员邓莎生活低调,低调到你都不知道她啥时候结婚,啥时候生的娃,直到节目播出来,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哦,《美人心计》栗妙人的孩子都这么大了。对了,邓莎的儿子叫大麟子。#可以和嗯哼组成个麒麟组合了,我一定pick他们#大麟子平时应该是由外婆带的,所以节目播出的邓莎家人物构成就是邓莎+邓莎妈妈+大麟子。邓莎母女的相处方式,可以说是日常“互相伤害”了。 第一期的时候,邓莎网购了不少小玩意,从快递一进屋开始,邓莎的妈妈就开始不停的碎碎念,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家里跟杂货铺似的,都装不下了。然后一脸嫌弃+不耐烦的在旁边看邓莎拆快递。#跟我在家拆快递一毛一样#邓莎献宝似的给妈妈看她为她买的小玩意,像是能躺着看电视的眼镜拉,撑在脖子上的手机支架了,虽然看起来很猎奇,但都是因为她觉得妈妈喜欢躺着看电视玩手机,有这个东西会更舒适一些。
但邓莎的妈妈可以说是相当的不配合,直接把东西都摘下来说,这个太傻了不好调,那个带起来眼睛发胀,脸上依旧写着:嫌弃。等到邓莎妈妈起身问其他东西是什么的时候,邓莎已经过了兴冲冲的劲儿了,挺失落的说,哦这个是给你买的暖脚宝,看电视冷,包着腿看比较暖和。这基本上就是我每次给我爸送东西的场景,我的一片好心,永远落不着好。无论买的是吃的用的还是穿的,他都会特别不耐烦+一脸嫌弃的说,你买这个干啥,我不要,我不用,我不穿。呼的一盆冷水给我浇个透心凉。
陈乔恩和她妈妈的隔阂很深,她就曾经说过自己妈妈的脚步声就像魔鬼一样,飒飒飒飒,一听她到就会想完蛋了,她要来揍我了,她要来掐我了。因为她妈妈在她小时候就总揍她,美名其曰“为你好”。即使现在她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里的成年人。
即使几次通过写信读信、互诉衷肠、牵手、喂饭,亲密接触解开心结,只可惜依旧没有大团圆。08年她上台湾某节目就给妈妈写过信,诉过衷肠,两人和解。15年她妈妈又给她写信,诉说衷肠,两人再次和解。 可是到了16年上《旋风孝子》的时候,俩人该无眼神沟通还是没有眼神沟通,该尴尬还是尴尬,该无法表达,还是无法表达。因为她在成长阶段就没有和母亲进行过良心沟通,等长大了,想要相互理解,只会更难,因为沟通的机会更少了。 怎么才能真正的建立起良性沟通,看嗯哼家。问题恰恰就出在了这份“好意”上。因为我是为你好,所以即使我说的话不中听,做法不妥当,你要理解我,毕竟,我们是世界上最亲的人,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啊!这种带着预设立场的沟通,不仅是完全无效的,甚至是负面的。大家都是平凡人,我怎么可能读懂你每一个举动背后的深意,再怎么血浓于水,我们也是两个人,不可做到完全心有灵犀。嗯哼最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时候,其实是个挺难搞的小孩,一言不合就发脾气or暴哭。
但是杜江跟他的沟通不是陈小春式的,吼jasper说你快点走。而是蹲下来,平等的和嗯哼说,爸爸知道你怎么怎么样,但是这个事情是怎么怎么样的,爸爸觉得你应该怎么样,你觉得这样ok吗?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要先谈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这会给对方“你懂我,你真的是在为着想”的感觉,对方才会愿意听你接下来的理由。《妈妈是超人》第一期,霍思燕的闺蜜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霍思燕就一直哄闺蜜的儿子Leo,嗯哼就有小情绪了,但没有哭也没发脾气,就是特别委屈的瘫在地上。当闺蜜带着Leo走了之后,霍思燕就问嗯哼是不是吃醋了。然后跟他解释因为Leo是客人,所以她要照顾客人。并且特别认真的告诉他,Leo长的特别像你小时候,妈妈喜欢他,是因为妈妈特别爱你。
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二步,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情绪,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没有安全感,要时刻给对方肯定和情感回馈。非暴力沟通的第三步,就是保持平等和尊重。霍思燕想让嗯哼参加玩具漂流,问嗯哼愿不愿意把玩具捐出去,嗯哼情绪上特别抗拒,明确表示不愿意。霍思燕没有强迫他,即使献爱心是一件好事儿。因为在她的概念的,玩具是嗯哼的,决定玩具去向的权利应该在嗯哼手里。她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施令者,而是平等的沟通者。父母和孩子更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很高兴,今生能遇见了你。如果带着这样的想法去沟通,根本不会出现预设立场,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个体。 最后,我一定要说的是,我们不赞成,一切以爱为名压迫伤害小孩的拧巴式教育,希望经受过“为了你好”和“棍棒式教育”的我们,能让这种畸形模式死在我们手里。
|